查看原文
其他

佛说阿弥陀经9

净界法师 十念生 2019-04-14

 

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,第十一面。补充讲表第十一面。用功时机。那么这一课是讲到的是持名妙行。

 

那么前面的讲到的念佛的方法,基本上我们分成两大部分。那么第一部分呢,是所谓的善取所缘境的相貌。那么在净土当中呢,这个所缘境的相貌呢,有三种。

 

第一个是佛的身相

 

佛的身相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放大光明,这个也是我们所缘的一个相貌。

 

那么其次呢是佛的一个功德。佛陀有很多很多的功德。阿弥陀佛有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乃至于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。有无量无边的功德。这个也是我们所缘的相貌。

 

第二个是佛的名号  阿弥陀佛的名号,这个是声音。第三个也是我们所缘的相貌。那么我们一念的清净的信心,往生的愿力啊。

 

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初稿 9

 

第三个是佛的名号。阿弥陀佛的名号,这个声音。第三个也是我们所缘的相貌。那么我们一念的清净的信心,跟往生的愿力啊去忆念这三种相貌。念念之间都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。都能够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。


在本经当中呢,释迦牟尼特别强调,执持名号,一心不乱。

那么本经当中,佛陀特别告诉我们以佛的名号为所缘的相貌。在这当中藕益大师提出两个主要理由,因为我们忆念佛的名号。他特别的简易,而且他特别的稳当。这两个理由。


因为这个佛的身相,他的三十二相,虽然每一个相的功德都是互含互摄,我们去缘白毫光,也能够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。但是因为这种身相特别的微细而复杂。对我们末法众生心粗的众生,就很难相应了。所以他没有这个简易的特性。所谓的境细心粗、识扬神飞,观难成就。我们这一念浮动的心啊,去忆念佛的三十二相,在实际践的操作当中的确有很大的困难。


所以说身相的法门啊,有这个总持的稳当性,但是没有这种简易性。


那么佛的功德当然是随文入观,在忆念的时候不难,只要把文字的义理上弄明白。但是我们凡夫的心有所执著,我们忆念这一功德就会忘失了另外一个功德。所以这个功德不能有总持这种稳当的特性。虽然简易但不稳当。那么唯独是持佛的名号,这种声音啊,那么他一方面特别的简易,我们这一句弥陀念诵听。


我们这个声音经过三个次第,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音从耳入。我们就这一念心就把佛的相貌给执取到了。而且名以召德。这个名号是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,所以他也就特别的稳当。


那么基于简易跟稳当的理由呢,所以善导大师,事实上从我们净土宗的传承,从二祖已去,善导大师已去,都是以执持名号,为净土的一个主要修行方法。以念佛为正行,以观想、观像为助行。


所以说,在我们念佛的一个内涵当中,

第一个要建立一个对名号的不共的信心。这个所缘境是最简易最稳当的。建立对名号的信心


那么第二点就是我们取到所缘境后要做什么事呢?

就是心离所缘专一安住,心离所缘相续安住。

就是我们必须要一次一次,对于我们所皈依的名号啊,有一种专注力、相续力。

那么印光大师他提出了一个方法:所谓的一句弥陀念诵听,十句成片三三四。

这句佛号在我们的这一念信愿的心中升起,从心中升起,嘴巴的振动,从口出,取到一个声相,最后音从耳入。念诵听

那么经过这三个次第以后呢,这句佛号我们就能达到专注的力量。把六根给都摄住了。都摄六根。


那么其次呢,十句成片三三四。靠着三三四的运转,产生的音调啊,能够使令我们这一念心啊,相续的在佛号当中运转。有这个相续力。


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谈到,念佛的一个方法。第一个建立信心。第二个建立念力。主要是这两个内涵。


那么这以下呢,我们看用功时机。就是这个佛号的操作啊,是在什么情况下操作佛号。


那么我们念佛啊,是在两个情况下念佛的。一个是境中修,一个是历缘对境。


那么这个境中修就是说,我们在佛堂当中,把这一天世间的尘劳啊,人事暂时的放下。或者的拜佛、或者经行、或者打坐。这个当中呢,用十念记数法,就是这个十句成片三三四。这当中很清楚分明的把佛号一次一次的显现出来。在这当中,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,念佛的这个十念记数啊,这个原则啊,就是你要念的清楚分明。宁可少念,不可草率。不要赶时间。不要求多。要紧的是要能够你令你当下的佛号能够清楚分明的显现。这个是一个关键。十念记数。


那么其次呢就是晨朝十念。

这个晨朝十念呢,他这个十念跟前面十念的记数是不同的内涵。


前面这个念那,是一句佛号一句念,总共有十句佛号构成十念。分成三三四。分三段。


那么这个晨朝十念的这个念那,是尽一口气为一念。就是你吸一口气,那么在你吐气的时候开始念佛。念到气没有为止。这个叫做一念。一口气为一念。那么你念十口气。那么这个是这样啊,晨朝十念是一种借气摄心。靠着我们这一口气在散发的过程当中啊,因为这个时候,我们没有呼吸,只是在吐气。没有这个吸气跟吐气的障碍。没有干扰,所以说呢,这个时候心是最专注的。


因为我们在专心的吐气,那么借着这个吐气来摄心啊,那么他这个力量也特别的强。但是他的这种方法,印光大师他提出一个警告:说这个方法不能多念。只能够早上念一次,最多晚上念一次。不能当作一天常用的法门。否则久则伤气。这值得我们注意。


其次呢,这个晨朝十念啊,我个人的体验那,最好念六字的。就是你这个念的不多,你念六字呢。他有一种皈依的力量在里面。这感觉就不一样。这个就是我们在平常的定课两个主要方法。


那么关于这个修行的次第呢,民国的夏莲居老居士,他对我们的念佛人,安排有三个次第:


为成一心,现求成片。为求成片,现求专注


所以他就提出了一个三个次第,专注、成片、一心。


那么我们刚开始去操作这个佛号呢,我们先要求专注。这个专注是指专注在当下的这句佛号。不管我前面一句佛号念的有多么的坏,你不要再去回忆他了,回应他就要打妄想,也不要去期待下一句佛号有念的多么的好。那么我干什么呢?


你注意你当下的这句佛号就好。你每一句的佛号,每一句佛号的当下,都使令他能够念从心起。心里面念的清清楚楚,嘴巴里面声音念的清清楚楚,耳朵里面听的清清楚楚。就是你每一句操作佛号的时候,你都去注意你当下的这句佛号。这个叫做专注。


专注了以后,慢慢慢慢地把这个专注的点状的点啊,再把他延伸成一个片。我们也说过,以这个五点记数,以五十声佛号为一片。或者我们早上坐下来念十片,下午再念十片,一天一千声。清楚分明。有一个片,相续的力量。(10:09)

 

慢慢慢慢突然有一天啊,我们在某一支香当中,一念的相应。迥脱根尘,灵光独耀,无量无边的妄想全都停了下来。佛号的力量真实成就了。这个佛号的光明那,念念现前。那么这个时候,一心不乱。任运的现前。


那么这个就是夏老居士提出的一个念佛的道次第。专注而成片,成片而达一心。这个方法非常的明确。这个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情况叫“境中修”。


其次,历缘对境修。

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那,是一个业力凡夫啊,我们无量无边的业力啊,换句话说,我们这一生当中要面对很多很多的因缘。有的是不好的因缘,有的是好的因缘。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,我们都要去面对。

当然这个时候也是一个修行的一个时机,否则历缘对境的时候不修,那你一天当中,念佛的时间很少。24小时的时间很少。那么你这个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啊,妄想力量特别强。那么当然不可能达到临终正念。所以历缘对境的时候也要能够操作佛号。怎么个操作法呢?

 

历境逢缘的时候,我们会升起妄念。我们凡夫的心情那,遇到境缘就是两种状态,不是爱就是恨。这是两种状态。

遇到随顺的境界,爱烦恼就开始活动。遇到违背我们心情的境界,我们就是恨,嗔烦恼就开始活动。


大部分来说,就是这两种情况。这怎么办呢?


转念念佛。


这个时候,我们应该把我们在佛堂当中,所栽培的那个法宝,献出了。光明的法宝,无量光无量寿光明的法宝献出了。这个时候转念念佛,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提佛号。


提起你不断忆念的本尊。与本尊相应的根本法宝提起来。提起来干什么呢?


这个时候要使令他妄想消灭,佛号独处。就是要调伏你的妄想。


这个折服现行烦恼,这个修行是非常重要。有些人他修行,是不调伏烦恼的。他念佛的时候念佛,打妄想的时候,他专心的打妄想。那么这个佛号与妄想这两个从来没有接触过。这件事情是非常的危险。

 

因为你都没有调伏妄想的这种经验那,妄想是一次一次的坚固。你平常都没有和他交过手啊,你很难保证临终能够调伏他。所以这个彻悟祖师是大智慧啊。他讲到这个净土八要,他说,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


就是你平常就要试着,打妄想的时候,把佛号提起来。看你是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,把他消灭到完全停止为止。你必须有这种平常调伏烦恼的功夫与经验。


这个调伏烦恼,我们可以从十二因缘观察烦恼升起的因缘。

世间上的事情都是有因缘的,烦恼升起的因缘那,主要有两个因缘:


第一个是无明

 

一种自性的我执跟我所


那么无明一动了以后呢,就有各式各样的业力,就是业力的种子,这是第一个。是比较微细的。慢慢慢慢的发展呢,就有这个爱取,爱取的滋润呢,就使令这个烦恼开始活动了。所以我们看这个十二因缘那,这种杂染的惑业苦的升起啊,他是有这个无明而转成爱取,然后再转成惑业苦的。


那么我们在调伏的时候呢,要相反过来。因为这个烦恼的升起,是由细而粗。那么调伏的时候呢由粗而细。先调伏爱取。

调伏爱取是这样子的,我们凡夫有一种错误的思想,爱和恨是我本来的一种人的情绪的发泄,认为这件事是很自然的,而且情绪的发泄是会使令我们安乐的。那么有了这个思想以后呢,就使令我们调伏烦恼,变成非常的困难。因为烦恼是很自然的。是很正常的。而且会让我们安乐的。使令我们根本就不想调伏他。但事实上,我们看智者大师的小止观那,他要我们呵五欲,呵责烦恼。他说:我们应该要思维,烦恼犹如大火,破坏我们心中的寂静。


你说这个烦恼啊,本来今天那内心那个心情非常的平和,非常的快乐。但是烦恼一活动的时候呢,他破坏我的安乐,破坏我的寂静。使令我身心扰动。犹如大火。大火一烧起来的时候,使令我们热恼。


另外呢,烦恼犹如怨贼,说我,每天辛辛苦苦的做了一些定课,栽培了一些功德法宝,存了一点钱。能够使令我来生得到安乐的功德钱。但是这个盗贼来了以后呢,把我的所有的全部功德全都偷光了。把这种功德破坏掉了。那么烦恼亦复如是。

我们好不容易在佛堂当中栽培了一些戒定慧的功德,烦恼一活动的时候,就像是盗贼,全部都夺去了。盗取我们的功德。

 

第三个,烦恼犹如毒蛇

 

这毒蛇一来是时候呢,伤害我们的生命。烦恼亦复如是。烦恼的活动呢,他毒害我们法身的慧命,使令我们退转了道心。

所以说呢,智者大师的意思啊,譬喻当中引导我们那要去呵责五欲,呵责烦恼。你不应该认为说,这种爱恨的情绪是正常。从佛法的意思,这个是不正常。是不正常的。


这个使令我们苦恼。所以这个第一点的认知啊,应该烁烁的思维烦恼的过患。这第一点。

 

第二个就是对治无明了。

 

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,我们总认为这个是心中的烦恼,贪、嗔、痴、慢,这个就是我们的个性啊,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。没办法改变的。


我们刚开始总是认为,我们心中的烦恼活动啊,是如此的真实,如此的坚固。那么怎么办呢?


“好,这个烦恼是真实的,我的佛号也是真实的。我就跟你拼了。”那么,这样子的修行呢,叫做不善巧。


我听老和尚说啊,过去的禅宗道场,禅宗他一天到晚的打坐。他坐在那个地方,他的内心啊,正妄交攻,有些人他对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啊,认识不清。他修行的时候吐血。为什么,用功太猛,太猛力了。因为他认为烦恼是无量劫以来串习的,如此的真实。那么这个时候呢,自性执,对治非常的辛苦。所以六祖大师他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,六祖大师说啊:“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”。这句话是非常有力量的。


修行的时候。就是说,你在调伏你内心烦恼的时候,你的内心当中有一个依止处。有一个立足点。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调伏烦恼。就是说呢,你内心当中要站在你的清净心来观察烦恼是如梦如幻。是真实性不可得。他只是一种生灭变异相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他的真实性是不可得的。真实性不可得。


那么这个时候你调伏烦恼,就有善巧。我们如果能够明白: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。这句话的内心的道理啊,我们会感觉到啊,因为我们经常发四宏誓愿啊,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当然我们的嘴巴就是这样念啊,但是我们明白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啊,你内心当中会有很强烈的感觉啊。就认为说:原来无量无边的烦恼要消灭啊,是可能的。无上的佛道要成就,也是可能的。这两件事情都是可能的,为什么说的可能的呢?


你现在是生死凡夫,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系缚着你,你怎么敢说,你可以断除烦恼,求生佛道呢?你凭什么讲这句话呢?

凭的就是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。就是这句话。这句话就能够提升我们的菩提心。


就这句话。所以我们在调伏烦恼当中啊,第一个,思维烦恼的过患

 

第二个,你能够思维烦恼的一种虚妄性。当然你这个时候,还是要依止佛号这个法宝来操作。

 

那么这个就是历缘对境修。日常生活当中这个佛号的操作情况。当然这个世间,我们平常不可能一直提佛号的。讲实在话是这样子的。但是我们烦恼活动的时候,我们马上能感觉出来。就是这个贼活动的时候,你就知道了。那么这个时候提佛号。


平常心平气和的时候啊,有时候会忘了提佛号。这是难免。但是你烦恼活动的时候,你一定要记着提佛号。那么这个是值得我们注意的。就是历境逢缘,万念升起的时候,记得一定要提得起佛号。一定要能够转念念佛。直到妄想消灭,佛号独处为止。


当然,你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,你还得是在你的平常,在佛堂当中的点点滴滴的栽培。这个是讲到两个用功时机。


再看最后一段:即时劝修

 

我们这以下是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《万善同归集》

他老人家把经论当中讲到念佛的十种功德,十种功德呢,前面的九个,是约着现世的功德,第十个是约着来世的功德。可以说是究竟的功德。


我们看第一个:

一、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。

 

这个名号啊,他是总持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。有那种威德力。所以我们那个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啊,这个时候,这个诸天,大力鬼神啊,他在旁边拥护我们。当然他一方面他主要是护这个法,

 

第二个:常得二十五大菩萨,如观世音等,及一切菩萨,常随守护。

 

二十五个大菩萨。我们过去的看法总是说,平常的时候是念佛,破除灾难的时候是持大悲咒。但是看这个意思呢,常得二十五大菩萨,如观世音等,及一切菩萨,常随守护。佛号的威德也是不可思议。二十五个菩萨来守护这个念佛的人,

 

三、常为诸佛昼夜护念,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。

 

这个,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啊,诸佛念念之间的护念,这护念,简单的说,就是得到诸佛的加持。那么乃至于阿弥陀佛放光啊,能够照我们。

观经上说啊,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,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,一一好有八万四千个光明。一一的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,摄取不舍。这光明干什么呢?遍照十方,念佛众生,摄取不舍。摄持这些忆念他名号的众生。所以有这样一种力量。

 

第四、一切饿鬼,若夜叉、罗刹,皆不能害;一切毒蛇毒龙,悉不能害。

 

当然,前面的十方诸佛、菩萨,大力鬼神帮助,这种摄持啊,那么一般的恶鬼、夜叉、罗刹都不能伤害的。毒蛇、毒龙都不能伤害的。(25.29)

 

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,我们读这个经典啊,《金刚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华严经》啊,讲到流通分的时候,很多的佛菩萨,《法华经》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什么,鬼神啊,罗刹啊,护这个法,不过当然这个鬼神的心情也各式各样。有些鬼神啊,你读这部经,我就护持你。你受持《金刚经》我就护持你,不管你这个人是凡夫是圣人。护法。有些人他喜欢护持咒,你读什么经,我没意见。但你持这个咒,我就护持你。但是有些人专门护持阿弥陀佛的名号。也是有的。世间上的护法,他的思想是各种各样的。有些人他欢喜护这个法,欢喜护这个法。那么基本上呢,从永明大师的意思是说呢,我们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啊,我们这一念清净的信心,去忆念佛陀的名号啊,就有二十五个大菩萨,还有那个诸天啊,大力鬼神,冥冥当中啊隐形守护。护持这种无量光、无量寿的法宝。那么这个是指的一种外在的功德。

再看我们内心的功德,看第五:第五到第九

 

五、一切火难、水难、冤贼、刀箭、牢狱、杻械、横死、枉死,悉皆不受。

 

那么前面在念佛的时候呢,基本上还没有能栽培什么念力。可能是在紧急情况提佛号了。这个时候护法神就现前了。那么本来要伤害我们的鬼神、夜叉啊,都不敢伤害。

那么前面的念佛主要是在信心。但是要达到五到九啊,那完全信心还不够。要能够灭除罪障啊,那你要有一点念力的。

我们讲,念佛方能消宿业。这个时候你要能够断除你恶念的相续,改造命运啊,就不完全只是信心而已,要有一点念力。要能够念到啊,你本来有火难的,或者是你应该要被火烧死的。或者用水漂啊,有冤贼、刀箭、各式各样的灾难的,算命先生说你今年有灾难的,结果你专心的念佛以后,心若灭时,罪亦亡。你那个恶念的力量被佛号给破坏掉了。这个时候呢,这些灾难呢,悉皆不受。有这种情况。

 

六、先所作罪,皆悉消灭,所杀免命,彼蒙解脱,更无执对。

 

那么我们过去所造的罪业都消失了,过去所杀的这些众生啊,因为我们念佛的因缘啊,都解脱了,更无执对。


我看这个台中莲社啊,写这个念佛感应见闻录,他说有一个妇人啊,一个老妇人,她念佛念的很虔诚啊,有一天晚上做梦,梦到有二十五个小孩子啊,非常的凶啊,有的抓她的头、有的抓她的手啊,有些人抓她的身体啊,把她抓住啊,就又是打又是骂的。那么这个妇人说: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呢,怎么对我是这种境界呢?它说啊,你前生喜欢杀这个猫,看到猫就恨。看到这些地上的野猫就恨。你杀了二十五只猫啊。你把这猫丢在基隆河里面去了。那这基隆河是过去的名称啊。他讲的情况啊,讲的非常的真实。这下可怎么办呢?他说,因为你念佛的因缘,我们现在就把你打一顿也就算了。从此以后就把这冤家消失掉了。这个也是蛮特别的。


所以说呢,我们过去所造的灾难呢,那么当然,当我们这佛号一念啊,也得有资粮,有功德的。那么一个人有功德,就什么事情都好讲。


你说,你这个人欠我十万块,我说我只要三万块,这个你就很难和他讲话。你说你欠一百万,我是王永庆,一百万算什么,我给你二百万。他就很高兴了。所以我们修行有资粮的时候啊,要消业障就比较容易。你对你过去的冤亲债主啊,在沟通的时候就很好沟通。你完全没资粮,这就会有困难了。会有困难。所以说呢,我们今天能够念佛,把这功德回向给对方啊,使令他能够得到安乐解脱啊,那么他自然就能够对过去的事情就不再去追究了。这个也是合理的。

 

七、夜梦正直,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。

 

我们经常念佛的人啊,慢慢慢慢佛号的力量强大,妄想的势力薄弱了,就不会做那些颠颠倒倒的杀盗淫妄的梦了。乃至于,甚至于能够有可能梦到阿弥陀佛。这种胜妙色身。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放大光明的色身。要梦到阿弥陀佛的色身是不容易的。这个要念到净业成就的。


一个人烧出舍利子啊,还不是很困难的。要能够念到闻到香,就更困难。要能够念到见到阿弥陀佛就更困难了。所以我们说,这个人烧出舍利子不是很困难的,也不是很困难的。但是闻到香气、见到佛像的光明那就更不容易啊。真不容易的。

 

八、心常欢喜,颜色光泽,气力充盛,所作吉利。

 

那么我们经常跟佛号接触啊,如燃香人,身有香气。是则名为香光庄严。我们经常用这万德洪名来熏习我们这念散乱的杂乱的心啊,哎,我们的这个心也会变化。内心一变的时候,色法也会有所变化。颜色光泽,相貌改变。气力也会充盛。所作吉利。


这个就是你这个命运改变了。


一个人相貌会改变啊,那就是你这个命运改变了。

 

九、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,犹如敬佛。

 

这是你慢慢慢慢的有些威德了。人家看到你就很自然想要恭敬你,供养你,礼拜你。就像供养佛陀一样。当然这个是因为我们仰仗佛力的关系咯。不是说我们是个圣人。只是我们这个佛号念到一定功夫的以后啊,这个佛号功德的加持啊,是有这种情况。


那么前面的九个呢,都是属于现世的功德。这第十个就是来世的。这第十个是最重要的。

 

十、命终之时,心无怖畏,正念现前,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,手执金台,接引往生西方净土,尽未来际,受胜妙乐。

 

前面的念佛呢主要是一种信心和念力,但是要达到第十个,还有一种往生的愿力。才可以。你真正愿意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,再加上一点愿力啊,那么这个时候呢,临命终的时候呢,我们因为心中有佛号啊,心里有佛,心中常常与佛在一起,心中有佛呢,这个时候没有怖畏,正念现前,那么临命终的时候呢,弥陀乘着他的本愿力啊,临命终的时候啊,他就出现了。诸大菩萨,清净大海众菩萨,手持金台来接引我们的神识往生净土。那么当然尽未来际,受胜妙乐。这个是讲到究竟的功德。

 

永明大师呢,他提出了十点。就是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。有这十种的功德。好,那么我们回到讲义。第十一面。


这段是说明啊: 

唯持名一法,收机最广,下手最易。故释迦慈尊,无问自说,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,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,了义中无上了义,圆顿中最极圆顿。

 

就是讲到这个地方。念佛的一个殊胜。最后呢,藕益大师做出一个总结。

 

故云: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;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也。

 

那么第一段是说呢譬喻,第二段是合法,先看譬喻:

 

就说古时候那个宝物啊叫清水珠,这珠有什么好处呢?就是说这污浊的水,你把这清珠投到这污浊的水里,入水一尺,水清一尺,就这个珠再往下沉啊,入水一丈这水就清一丈,这一丈的水就全都干净了。他这个宝珠有这么大的力量。那么这个是譬喻什么呢,我们看合法。


这清水珠譬喻我们心中的佛号,万德佛号,万德洪名,那么这个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呢,佛号投于乱心,那么我们这一念杂乱的心呢,把佛号现出来以后呢,乱心不得不伏。能够把我们这杂乱的心清净了。念念的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道交的。

 

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。

我们在这个消业障啊,增福慧啊,修行两大方向,一个是忏悔业障,一个是积聚资粮。这当中呢有两个方法。


第一个是自力的法门,就是说呢,这污浊的水,要让他清净,有两个方法。第一个,你什么东西都不要加。这么放着不要动他。哎,他慢慢慢慢,这水,污秽的东西也会慢慢慢慢的沉淀,他也能够沉静,就是这个自力的法门。完全不靠谁的帮助。完全靠内心的戒定慧。这也是个方法。其次呢,你就说仰仗清水珠,说这个慢慢慢慢澄清太慢了,怎么办呢?丢个清水珠下去好了,丢个清水珠下去,哎这丢清水珠啊,则入水一尺,这水就清一尺,入水一丈,这水就清一丈。一下子就把水清净了。这个就是他力法门。


换句话说呢,我们这个修行啊,这近最急止,完全靠这个自力的法门,戒定慧啊,当然主要是靠慧。我空、法空的智慧来消灭我们心中的污垢啊,这个是个自力法门。(38:20)

 

其次呢,仰仗佛力,对名号的信心、皈依啊,然后栽培这种念力。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伏。这也是一种方法。那么这个是讲到持名的妙行。


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。结归因果。是讲到这一科的本经的一个宗旨的总结。这因果当然不是普通的人天因果,也不是二乘的因果,是一个一佛乘的因果。是殊胜的因果。我们看这个讲义:

 

信愿持名,以为一乘真因。四种净土,以为一乘妙果。举因则果必随之,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。其四种净土之相,详在《妙宗钞》,及《梵网玄义》,兹不具述。俟后释依正文中,当略示耳。

  

那么这个净土的三资粮,信愿持名啊,这个是一佛乘的因。

四种净土,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土。是一佛乘的果。


这一般的,要成就一佛乘的果啊,法身的功德和净土的功德,那要修六波罗蜜的,六波罗蜜都是要圆满的。但是这个他力法门,他是特别的。就是信愿专持名号。念念之间成就四种净土。这是一个特别法门。


那么,为什么在本经的因果当中,只讲到因,他没讲到果呢?藕益大师他提出一个理由。


说:举因则果必随之。 因为你有因就自然有这个果,所以信愿持名为经的正宗。那么这四种净土的相呢?在这个《妙宗钞》,这个《妙宗钞》是这样子的,智者大师写着一本叫《妙经观中疏》,来解释《观经》。那么这个四明尊者,把这个《妙中疏》呢又把他注解了,太深了。写了一个《妙中钞》。来解释这个《妙中疏》。那么《梵网玄义》是藕益大师的著作。解释《梵网经》的这个五重玄义,在这个当中都有把这净土的四种相貌,详细的说明,这个地方就不再说明了,等到后面解释依正二报功德的时候呢,在简略地提示耳。


那么,这一大科呢就讲到本经的宗旨。明宗。五重玄义的第三科

 

我们这个临命终啊,往生净土啊,基本上有两种情况:


一种情况呢是随业往生。


这个随业往生呢,这个业当然不是有漏的业力拉,是成就净业。你已经在临命终之前就已经成就了净业。就像说啊,就像这个树啊,你平常都已经往西方去开花、开展了,朝这个方向去生长。你什么时候去把他砍掉啊,他一定是往西方倒下去的。说这个人已经净业成就了,不管他在什么情况死掉,有没有人助念,他一定会依止他净业的力量啊,他那个信愿持名的功德啊,一定会引导他到极乐世界去的。这是净业成就了


像这个《净土圣贤录》讲一件事啊,清朝,有一个老妇人,这个老妇人,她很早啊,她的先生就往生了,她一个人啊,孤家寡人啊,就把这个整个家庭啊,给负责起来。还做了一个很大的事业。一个大家庭。那么年纪大了以后呢,她也就慢慢慢慢的学佛了。经常去寺庙听闻佛法。听了很多以后啊,她对这个修行啊就很有信心了。她就问法师说啊:我想要今生了生脱死,有什么方法呢?


这法师说啊:你好好念佛。


但这怎么念佛呢?他说,你要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。要万缘放下。


那么,这个老妇人听到以后呢,就回去啊,把她那些媳妇、儿子都叫来。说:老和尚叫我啊,从现在开始,万缘放下。现在我们这个事业啊,我就不再操心了。交给你们去做,我偶尔给你们督导、督导就好了。


那么这件事情呢,过了一年,念了一年。功夫没有相应啊,她很苦恼啊,叫万缘放下,我也放下拉,就去问这个老和尚啊:是不是念了一年还是没有什么成效。老和尚说,你是怎么呢?那个老妇人说,我是如此如此。。。老和尚说,你呀,让你这个万缘放下,不是指的你的色身的万缘放下,是心的万缘放下。你有事、没事就东看看、西看看,这也是一种挂碍。那么老妇人这次觉悟了,原来这个万缘放下,是内心的万缘放下。


所以她第二年的时候,她真实的完全的把这三界的名闻利养啊,世间的境界完全放下。对名号通身靠倒,一心归命。


果然念到第二年那,就在家里面安然的往生了。所以这净业成就的相貌啊,我们看看《净土圣贤录》那都是啊,那个心情都是啊:我今暂作娑婆客,不久莲池会上人

对娑婆世界的这个无常观那,无我观那都是有深刻的体验的。暂时的一种因缘。这个叫做随业往生。


其次呢,就是随念往生

这个随念往生就是说呢,我们很难把这个娑婆世界完全放下的,我们也念佛,但心中有很多的挂碍。那这怎么办呢?心中有净业,但也是有三界的有漏业力。那么这个时候,你的临终的助念就变的很重要。你要想尽办法当中,虽然你的净业没有成就。要按照真正的业力,你还不能往生的。但是,你临命终的时候,依着善知识的开导,把你平常所栽培的佛号现起来。这个时候,保持临终的正念。有这个强大念力的因缘那,引导你往生。随念往生。这强大的念力。这也是个办法。那么当然这个就不决定。


随念往生就不决定你一定能往生,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,是不是能够升正念,得到别人的助念、开导。这都是一个变数。


好,那我们临命终的往生有两种情况:

第一个是:最有把握的净业成就,随业往生。随顺净业往生。

第二个:随顺净念往生。

 

这两种情况。

 

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十二面,十二面呢,念佛的十种功德的第六:

六、先所作罪,皆悉消灭,所杀免命,彼蒙解脱,更无执对。

这个所杀免命这个免那,是个错字。把他更正为所杀冤命,冤恨的冤。把这个免改成冤。冤恨的冤。


所杀冤命,彼蒙解脱,更无执对。把这个免改成冤。

接下来,我们看讲义的第十二面:(47:00)(完)

 

佛说阿弥陀经1

佛说阿弥陀经2

佛说阿弥陀经3

佛说阿弥陀经4

佛说阿弥陀经5

佛说阿弥陀经6

佛说阿弥陀经7

佛说阿弥陀经8

 


历史真面目1

中医真面目1

 神仙传集锦1

走出西方中心论

《佛学与西学》

《西方中心论批判》读后感

不能用西人的“宗教哲学”视角来认识中华传统学术儒释道

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连续长存的正统


虚云和尚自述年谱(全集)

虚云和尚方便开示(全集)

倓虚大师:《影尘回忆录》(全集)

来果和尚自行录(全集)

一梦漫言(全集)

印光大师略传

儒家之密教——龙溪学研究


打坐方法

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

八段锦简述、   易经杂说

太上感应篇、   推背图(图文+详解)

心相篇 、     《心相篇》讲记

古琴文化综述、    千古音乐圣人师旷

经典古琴动画片两部

唐朝大国手完虐倭国第一棋手


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

台大校长李嗣涔“灵界研究、多维时空“情况简介

雍正三教觉民,理同出於一原,道并行而不悖

《心经直指》—高道李清庵解释《心经》

了凡四训序文



略论明心见性1,       略论明心见性2

转八识成四智

六即佛          八识简介        

佛教八宗    密宗大义


认识佛教(1)认识佛教(2)认识佛教(3)

认识佛教(4)认识佛教(5)


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

弘一大师简传

弘一大师: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

叶圣陶:两法师(弘一法师、印光法师)

共尊印光大师势至化身原因

朱镜宙:我所知道的虚云老和尚

戒尘法师:我与虚云上座

虚云和尚行业记

弘一大师出家之因缘

印光祖师和弘一律师的师徒缘

印光大师:劝注重因果


古代中医:穷人治病,富人掏钱

李玲:仇和的宿迁医改调查

揭秘红楼梦中的药膳盛宴

中药“宝塔糖”消亡之谜

现今少年每每不知保身之道,纵情色欲,由之受病

佛图澄

释摩腾 竺法兰 康僧会 支遁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

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、众读者、转发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⊙部分图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⊙转发分享至朋友圈,福慧日增,功德无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